老兵快讯 国防大观 退役家园 军事史林 军旅文化 社会论语 女兵风采 为您服务 军营幽默 老兵留言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返回首页
 
  栏目导读    
兵器知识:美制“标枪”反坦克导弹(10.30)
军事焦点:海外军事媒体关注解放军新140毫米坦克
史海今说:抗战胜利后原可收回澳门 国民政府错失良机

  本站动态
 
2004年2月2日20时至22时,中央电视台"老兵你好"编导人员做客老兵网"军歌嘹亮"聊天室.
2002年8月8日和9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老兵网的故事.
2002年8月1日北京电视台一套播出老兵网参与和协助制作的庆八一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4月17日播出对老兵网的专题报道。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2001年11月6日直播“老兵网访谈”。



退役解惑
━━━━━━━━━━━━━☆━━━━━━━━━━━━━

伤残军人安置: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张建齐 杜宝仁 本报特约记者 迟文武


  仍要面对的安置难题

  提及伤病残官兵移交安置难,某炮兵团河北籍战士小陈深有体会。1997年6月,他由肾炎转为尿毒症,1997年12月在部队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1999年12月被国家民政部评为二等甲级革命伤病残军人。然而,在小陈的移交上,部队两届领导班子先后10余次与陈家所在地民政局协调、交涉,仍没有落实。据了解,类似情况在一些部队未移交的伤残官兵中占了多数,是移交安置中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部分伤病残官兵家庭方面的“反作用力”也是导致安置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某团三级士官小沈,1998年患上间歇性精神分裂症。一次病情发作,摔瘸了左腿。在移交安置过程中,由于其父母不懂国家安置政策,认为一旦移交地方,生活便没了着落。于是认准一个死理,一定要抓住部队这个靠山,结果使小沈错过了多次安置良机。

  对此,有着多年伤病残官兵移交安置经验的某师干部科长张建军介绍说,“目前部队多数战士来自农村,家庭普遍较为困难。染上伤病后,家庭便陷入困境,如果地方不予接收,医疗保障、基本生活都有困难,再加上自身缺乏投入社会竞争的信心,便一心想着依靠部队。”

  相比较而言,某预备役团一级士官小赵则属于自身不愿离开部队的那种。小赵曾是团里的长跑冠军,在一次五公里越野比赛中,左大腿摔断,一直住院治疗。第二年8月出院转为休养,安排他退伍时,他说:“我父母下岗,没钱治病,就这么回去,这条腿就废了。要我走也行,要么评上残,要么给予补偿。”可团里很为难。第一,按照《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达不到评残条件;第二,按现有伤病残官兵安置政策规定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在上级没有下拨专项经费的情况下,不可能补偿这么多的资金,就算团里有此心,也爱莫能助……

  “无论是地方原因也好,还是伤病残官兵及家人问题也罢,不解决好伤病残官兵移交安置这个后顾之忧,最终只能造成伤病残官兵长期滞留部队,既给移交安置工作增添更大的压力和难度,也给部队的教育训练和安全管理造成负面影响。”某军区机关一位负责同志表示说。

  安置究竟难在哪?

  伤病残官兵移交安置,关系到伤病残官兵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部队建设的大局。按理说,经过部队多年培养,伤病残官兵都具备一定的觉悟素质,只要有关方面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实现伤病残官兵顺利移交安置并不是什么难题。然而,现实中,伤病残官兵移交安置难的问题却不时出现。而从笔者的调查来看,虽然军、地、伤病残官兵本人及其家人大多数都能按政策规定办事,但也有只从自身利益和角度考虑问题的,结果人为地为移交安置工作设置了“绊脚石”。

  勿庸置疑,长期以来,地方安置部门站在维护国防和军队利益的高度,把接收好伤病残军人作为搞好双拥工作的实际举措,积极为部队分忧解难,做了大量工作,减轻了部队的压力和负担,受到部队、伤病残官兵及家人的普遍好评。然而,由于少数地方安置部门的同志在落实政策规定中打折扣,推诿、拖延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一些伤病残官兵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安置。例如,为移交安置一名残疾战士,8年来,某团三届党委班子接力协调,可某县安置部门总是过分强调自身困难,以种种理由予以搪塞,甚至做伤病残战士的反面工作。后来迫于上级压力接受了,但又对伤病残战士反映的实际问题不予理会,致使这名战士重新返回部队。

  当然,伤病残官兵作为军地移交安置的“焦点”,本人及家人的愿望和走留态度等,亦决定着移交安置的难易和走向。某部一名心理咨询室的军医告诉笔者,伤病残官兵目前普遍存有较大的后顾之忧。因为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地方大都实施了劳动用工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房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使原有一些对部队伤病残官兵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优抚政策难以兑现,而新的移交安置政策目前尚未出台。因此,虽然大多数伤病残官兵表现出了很高的素质和觉悟,但是也有少数同志把部队当成“保险库”,不愿离开部队。

  除此之外,作为移交安置的主角之一,部队也不是一点问题也没有。某部一位机关干部就表示,一些单位缺乏移交安置的“明白人”,有的对相关法规政策不精通,对移交工作程序不熟悉,运用政策规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弱;有的对地方人员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不能有理有据地开展工作,结果延长了移交时间,增加了移交难度。

  以周到细致换得安心满意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成功移交安置一批伤病残官兵,不亚于一次攻关破难行动。既然如此,怎样才能更好地破解这道难题呢?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除了国家和军队有关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外,就部队自身而言,则要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切实提高做好伤病残官兵移交安置工作的认识。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单位在伤病残官兵移交安置问题上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有少数单位工作不够主动、方法不够灵活、措施不够得力,遇到棘手问题缺乏攻坚破难的信心,喜欢矛盾上交,强调客观原因,等靠思想较重。因此,首先要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争取在本届班子、本人手中解决好伤病残官兵的移交安置问题。其次,要积极主动做好准备。相关业务部门要搞好各项研究,针对移交安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提出建议,拿出对策;各部队在老兵退伍、干部转业工作展开前,要选派军政素质好、懂政策的干部主动与地方联系,协商解决移交安置的有关问题;省军区系统则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疏通移交安置渠道。

  加大预防力度,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伤病残产生。调查中,某预备役师坚持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减少伤病残官兵产生的做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们针对部队任务和季节特点,把卫生健康常识和安全知识作为经常性的教育内容,贯穿于部队训练、工作、生活之中,让官兵了解预防常识,掌握防护方法,强化防护意识。他们还把心理教育、心理疏导融入“两个经常”之中,每年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干部转业时,都要安排心理教育课,帮助官兵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对待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他们严格依据训练大纲规定的内容和标准,科学安排,循序渐进,合理控制训练节奏和强度,严格操作规程,严防训练事故的发生。此外,他们还不断改善基层医疗条件,配强团以下单位医务人员,提高救治能力,并严格落实巡诊、送诊制度,确保伤病官兵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结合退伍和转业工作,加大处理安置力度。伤病残官兵移交安置,艰巨而复杂。相关部门要周密计划,精心安排,积极负责地抓好落实。要认真搞好调查摸底,准确掌握伤病残士兵的数量、病情、治疗情况和现实思想、家庭情况,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要求,提出具体处理意见;要及早进行治疗和鉴定,不能把小病拖成大病,急性病拖成慢性病,使问题积压,留下后遗症;凡治疗终结的,各级医疗、卫生部门要认真负责地做好病情鉴定,提出准确的处置方案,符合评残条件的提前办妥评残手续,为移交安置做好准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尽管现阶段伤病残官兵移交安置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但有党和国家的关怀,有军地各级的共同努力,伤病残官兵的移交安置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

摘自“中国军网”

壮丽军史画卷
尽览国威军威

 集我军历史阅兵之大成
 
详情点击此处 
1
━━━━━━━━━━━━━━━━━━━━━━━━━━━━━━━━━━━━━━━━━━━━━━━━━━━━━━━
Copyright©laobing.com, Yingp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10)82073984 13371713807
版权所有 英菩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3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