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兵天地
━━━━━━━━━━━━━━━━━━━━━━━━━━━☆━━━━━━━━━━━━━━━━━━━
━━━━━━━━

二炮转业军官尹小林与中华国学文化

新华社

  二炮转业军官尹小林把传播中华文化作为人生追求,积极投身以古籍数字化为手段的国学文化传播事业之中,经10多年不懈努力,创造中华古籍数字化领域三大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国学典籍数据化、国学文化大众化、国学经典国际化的文化传播之路,实现了中华古籍文献研究与传播的历史性突破。

  攻克古籍文献数字化“瓶颈”

  尹小林是原第二炮兵装备部正团职研究员,是同时精通古代汉语与计算机软件两大专业的跨学科人才。2002年转业后,他用转业费作为启动资金,创立北京国学时代文化有限公司,全身心投入古籍数字化研究与传播事业中。2003年,他被首都师范大学作为优秀高端专业人才破格引进,担任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任所长、国学传播中心主任。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尹小林认为,进入电子化时代,能否突破国学经典数字化传播的技术“瓶颈”,是决定这国学文化能否进入寻常百姓、走向国际社会的关键所在。

  为破解这一困局,尹小林凭着对国学文化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熟练掌握,于2002年启动国学文献数字化工程,开始了这项引领国学文化变革的“万里长征”。

  经过无数次挫折与失败,尹小林终于研发成功“自动标点、自动比对、自动排印”三大核心技术,大幅提升了古籍整理的效率和质量,把古籍数据化传播的“不可能”变为实现。

  “自动为古籍加注标点,是无数古籍整理工作者多年的梦想。”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杨成凯说,尹小林研发的自动标点技术基于对大规模带标点文本的分析统计,以句型为基础,辅以语法分析和字词切分技术,对无标点的古籍文献自动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使大规模古籍数据整理成为可能。

  校比异文同样是古籍整理最基础也是最繁琐的工作,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很难杜绝谬误。而运用自动比对技术,能自动进行多种版本古籍的逐字比对,显示出文字和符号差异。

  自动排印技术可将大型古籍数据库迅速转换为书版文件,解决了古籍生僻字造字、简繁体转换、横竖版式、自动生成索引等多项技术难点,可实现排版、出片、打样、印刷“一条龙”。“这项技术可满足信息时代个性化出版和网络出版的需要,极大地提高出版效率。”杨成凯说。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集结全国上百位文史专家对《二十四史》进行整理,前后历时20年。《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宝库,规模是《二十四史》的25倍,总字数达10亿,如果对其进行数字整理,通常需用500位教授,连续工作100年才能完成。

  “如果运用我们的‘三大核心技术’,只需要很少的人力,5年之内便可完成这项宏伟的数字化整理工程。”尹小林说。

  搭建国学文化传播舞台

  尹小林从关注国学文化伊始,就非常注重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研究。他不仅将国学文化纸质媒介变成电子媒介,更注重打造网络传播平台,占领国学文化新的传播阵地。

  “古籍是中国的,是古老的;数字化是世界的,是年轻的。”尹小林说,“我所做的古籍数字化是在跨越一条从传统到现代、从实体书到虚拟网络的历史天堑。”

  1993年,尹小林利用业余时间独立编纂的《汉字数目词辞典》出版后,引起国学大师王利器赏识。在王利器的带领下,尹小林很快进入国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古籍数字化研发、国学电子出版物研制和软件开发中取得突破,相继开发出《全唐诗》《国学宝典》等大型数据库。为了让更多普通百姓读懂国学经典,尹小林研发出《国学备览》普及型电子读物,使古代文籍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原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华书局编审许逸民说,尹小林是“制作古籍数据库的先驱者”,也是国内将《全唐诗》制成可全文检索和多条件检索的电子图书的第一人,他研发的《国学宝典》古籍数据库目前已逾十亿汉字容量,超过了《四库全书》。

  多年来,尹小林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国学经典文库系列光盘》、《十三经注疏》、《历代笔记》、《古代小说典》、《宋会要辑稿》等一批“国学智能书库”,读者总数超过千万,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尹小林还担任北京大学《儒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纂修工程、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大典》三个国家级文化工程的编委和评委,组织完成了多项古籍整理和数据库研究课题。

  2000年,尹小林创办国内第一个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公益网站“国学网”,将其作为传播国学文化的前沿阵地,不断充实丰富网站内容。作为专业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型公益网站,“国学网”先后与中央电视台、百度网等单位进行合作开展文化活动,在海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

  目前,“国学网”不仅免费提供海量的古籍文献资料下载,而且不接受任何广告,每天访问人数超过50万,其中不乏国内的国学大师和国外的汉学专家,受到海内外一致好评。

  推动优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传统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成为大国的重要标志。”尹小林认为,“中国要成为真正的文化强国,离不开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受。”

  2005年,尹小林接受邀请,前往美国推介传播中国的东方文化。在哈佛大学图书馆,尹小林带来的《国学宝典》以资料翔实、内容可靠、功能强大、前景广阔等优点得到校方的高度认可。随后,他又携《国学宝典》走进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等名校,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传播、受到更多认可。

  200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国学网”正式签约,成为《国学宝典》的授权用户。随后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仁川大学、德国国立图书馆等机构也慕名而来,相继成为《国学宝典》的用户。

  尽管《国学宝典》的总字数早已超过《四库全书》,仍以每年新增2亿字的速度扩充,但尹小林仍不满足,在推出网络版的基础上,他又相继开发出IPAD版、安卓版的《国学宝典》,将国学文化传播阵地拓展到了方兴未艾的移动终端上。

  近年来,在尹小林积极倡导下,以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和国学传播中心为平台,首都师范大学已连续主办召开三次国际学术会议,弘扬和传播国学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书认为,尹小林致力于国学文化传播事业,在探索文化资源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推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在目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的形势下,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突破口,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对实现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北京讯

1
━━━━━━━━━━━━━━━━━━━━━━━━━━━━━━━━━━━━━━━━━━━━━━━━━━━━━━━
Copyright©laobing.com, Yingp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10)82073984 13436702401
版权所有 英菩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3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