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老兵快讯
军事史林
社会论语
国防园地
军旅文化
战友重逢
女兵风采
BBS论坛
为您服务
军营幽默

幸福夜话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英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周一至周五23时-24时
调频107.3MHz
中波1026KHz
电话68519529 83909448
联系信箱→请点击


老兵旅行社竭诚为老兵们服
务。服务内容有:
▲介绍老兵参加几十条游览
线路的旅游团队,享受老兵
优惠折扣服务(最低)。
▲帮助老兵购买飞机票,视
线路不同可享受5—8折
优惠。
▲介绍宾馆饭店(全国)享
受老兵优惠折扣(最低)。
▲会议服务(包括吃住行玩
等,仅限北京市),享受老
兵优惠折扣(最低)。
联系电话:13501284735
信箱laobing1000@263.net

自动润滑器
现有一高新技术产品“易力润”自动润滑器。获12个国家和地区专利,高效节能.
详情请点击
联系电话(010)68519529
E-mail:
laobing1000@263.net

招聘启事 
北京英菩公司商贸部诚聘业务员。详情请点击



━━━━━━━━━━━━━━━━━━━━━☆━━━━━━━━━━━━━━━━━━━━━━

播洒道德建设种子的“十姑娘民兵班”

  安徽省宿州市蕲县镇“十姑娘民兵班”建班18年来,不断拓展道德建设的内容,与时俱进地践行公民道德规范,先后28次受到省、市的表彰。她们的事迹被编入《宿县县志》和《当代中国民兵丛书》。


  移风易俗开先河

  1983年初,蕲县镇浍南村有位男青年,因拿不出800元“上车礼”钱而无法举行婚礼,气恼之下喝农药自杀了!这一事件引起了“十姑娘民兵班”姑娘们的深思。常言道:“好男不要祖业产,好女不穿嫁妆衣”。俺们是民兵,是先进的女青年,应带头向封建婚姻习俗挑战,以实际行动讲文明、树新风。

  1983年7月15日,“十姑娘民兵班”通过报纸、电台郑重地向全县女青年发出了《移风易俗,结婚不要彩礼》的倡议书。倡议书发出后,立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响应。《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0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刊登、播发了这封倡议书。

  十姑娘中的“大姐”陈秀珍,爱上了一位解放军战士,交往一年多,却只字不提彩礼的事,那位战士纳闷了:难道她不是真心爱我?退伍回乡后,他来到陈秀珍家试探:“俺现在是农民了。”小陈甜甜一笑:“没有农民哪来饭吃。”小伙子暗喜,掏出了心里话:“那俺俩订婚,该给你送些啥礼?”小陈脸上泛起红晕,说:“俺‘十姑娘民兵班’的民兵,只认人,不认礼,啥也不要。”小伙子心里乐开了花。“十姑娘民兵班”自1983年3月组建以来,先后有46位姑娘结婚,其中25人嫁给了军人,她们都严格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不要一分钱彩礼。


  无私奉献排头兵


  从徐桥村到蕲县镇有一条4公里长的大车路,人称“蹦蹦路”。晴天坑坑洼洼,雨天泥水四溅,给行人带来了很大不便。十姑娘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们决定义务把这条路修好。姑娘们说干就干,10人分成3组,有的备料、有的运输,还有的干技术活儿。两天下来,人人手上都磨出了血泡。尽管如此,大家没有叫一声苦。为了早日把路修好,她们还约定自带干粮中午不回家。在十姑娘的影响下,许多群众也主动加入了修路“大军”。就这样,十姑娘义务劳动三个冬天,终于把“蹦蹦路”修成了一条平平坦坦的砂石路。通车那天,县、镇政府领导亲自剪彩,并将路命名为“十姑娘路”。在蕲县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十姑娘 ”的身影,春搞绿化,有“十姑娘林”;冬修水利,有“十姑娘渠”。“十姑娘民兵班”建班18年,换了3任班长,人员接替15茬,进出63人,但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从没动摇过。


  政策宣传当先锋

  18年来,“十姑娘民兵班”有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每月5日为政治学习日,姑娘们集体到民兵班活动室学习时事政治、科技和法律知识;每月25日为广播宣传日,几位姑娘轮流向村民们播报时事政治、科技信息和法律常识。

  安徽省刚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时,许多农民不理解。班长陈茵受收音机里小品节目的启发,决定用文艺演出的形式来宣传税费改革。于是几位姑娘起早摸黑赶排出了短剧《税费改革好》,在各村演出,还录了音在广播里播放。不久,村民们对税费改革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在生活中,姑娘们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积极鞭挞丑恶现象,主动和不健康的思想行为作斗争。1999年冬天,先后有几批“法轮功”痴迷者打着“真、善、忍”的旗号到徐桥村搞封建迷信活动。十姑娘把活动室的桌椅搬到村头,用来当做揭批“法轮功”的阵地,大张旗鼓地向村民进行宣传无神论。老汉徐万金在几名外地人的诱骗下,偷偷地练起了“法轮功”,说是想治好他的偏头疼。十姑娘知道后,主动去做徐老汉的工作。她们经常去老汉家里打扫卫生,乘机给他讲述“法轮功”的邪教本质,介绍新闻媒体披露的“法轮功”导致家破人亡的血的事实,姑娘陈淑芹还用自己在医疗培训班学来的知识,为老汉治病,最终使徐万金老汉醒悟了过来。


  一花引得百花开

  一位姑娘就是一粒道德建设的种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十姑娘民兵班”嫁出的每一位姑娘,都把好事从本村做到外村,把新风从娘家带到婆家。

  “十姑娘民兵班”班长郑文梅的婆家在祁县村。她结婚时祁县村95%的人家都处在贫困线以下,看到此情此景,小郑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扬“十姑娘民兵班 ”的精神,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在丈夫的支持下,刚度完蜜月的小郑向亲属借了一笔钱,买回一辆四轮拖拉机,从事短途运输。一年后,她又将四轮拖拉机换成了大货车,跑长途运输,业务越做越大,效益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她积极帮助村民们搞运输,先后借给大家3万多元购买车辆,还帮助他们联系货源,使村民们逐渐走上了致富之路。现在,全村100%的人家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宿州平原第一个运输专业村出现了。“十姑娘民兵班”已出嫁的46人中,所有的家庭被当地政府评为“五好文明家庭”、“致富标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初,十姑娘以结婚不要彩礼的实际行动倡导了文明新风,不要彩礼,婚事从简,成了宿州大地女青年们的时尚。如今,“十姑娘民兵班”已成了一种美好精神的象征,她们播洒的道德建设的种子已开出了满园的芳菲,皖北大地涌现了一批“十姑娘民兵班”式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摘自“解放军报”


Copyright©laobing.com, Yingp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10)68519529 13501284735
版权所有 英菩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提供网络支持单位:上海因特奈信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