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快讯 国防大观 退役家园 军事史林 军旅文化 社会论语 女兵风采 为您服务 军营幽默 老兵留言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返回首页
 
  栏目导读    

兵器知识:超高速直瞄反坦克导弹(6.22)
军旅采风:
聚焦中国南沙守礁卫士:时刻准备与礁堡共存亡
社会论语:
听说油价还要接轨(6.19)


  本站动态
 
2004年2月2日20时至22时,中央电视台"老兵你好"编导人员做客老兵网"军歌嘹亮"聊天室.
2002年8月8日和9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老兵网的故事.
2002年8月1日北京电视台一套播出老兵网参与和协助制作的庆八一节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4月17日播出对老兵网的专题报道。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2001年11月6日直播“老兵网访谈”。



军事秘闻
━━━━━━━━━━━━━☆━━━━━━━━━━━━━

中华第一自行火炮研发揭秘

坦克装甲车辆

国产70-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射击

涉水

  炮兵被誉为“战争之神”。在现代战争中,炮兵以其火炮口径大、炮弹射程远、弹药杀伤威力大、火力压制能力强、打击能力多元化(除传统的压制敌方目标外,还可使用各种精确制导弹药,如末敏弹、末制导炮弹等,准确打击战场上的坦克等点目标)等显著特点。而成为现代战场上的主要火力之一。从装甲兵建立起,炮兵就与被誉为“陆战之王”的坦克结下了不解之缘,形影不离——坦克在一线冲锋陷阵,炮兵在二线实施强有力的火力支援。世界著名的坦克战专家古德里安,将炮兵比喻为是装甲兵部队这个雄壮的交响乐队中音质浑厚的低音乐器,“什么时候都能派上用场”。随着履带式自行火炮的出现,“战争之神”与“陆战之王”同机动、同展开,同显神威,成为亲密无间的战斗“伙伴”。二战中德军甚至把自行火炮当坦克用,真有点“狐假虎威”的味道。如今,炮兵的各类装甲自行火炮更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一、简洁实用的70-1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我军装甲兵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视队属炮兵部队的建设,上世纪50年代组建的坦克师不仅编有炮兵部队,而且还装备了从苏联引进的自行火炮(后逐步更换为国产牵引式火炮)。随着我军装甲兵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装甲兵部队装备的牵引式火炮在铁骑奔腾、铁流滚滚的激昂“乐曲”中显得越来越不和谐,尽早配套发展与坦克能同步机动的履带式自行火炮,已成为装甲兵装备建设的当务之急。为此,我军于上世纪60年代末决定研制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一)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承担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研制任务的工厂,具有十分雄厚的装甲车辆科研实力,国产第一代履带式装甲输送车——63式装甲输送车,就是该厂巧夺天工之作。受领任务后,科研人员既倍受鼓舞,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此时,发达国家陆军已经大量装备了战后第一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如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就研制出敞开式炮塔结构的M44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并开始了第二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研制,美国和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又分别研制出全装甲防护、密闭式旋转炮塔结构的M109式155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和2SI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而我国自行榴弹炮的研发尚属空白,特别是当时还处于“文革”的动荡之中,研制任务十分艰巨和复杂。为此,工厂调集精兵强将投入到该项目的科研攻关之中。研制工作展开后,广大科研人员排除干扰,奋力攻关,在广泛深入研究作战需求、跟踪国外自行榴弹炮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很快拿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第一代履带式自行榴弹炮总体设计方案,并得到了军方的认可。此后,工厂迅速转入该炮的正程研制阶段。

  该炮从1969年开始起步研制,到1981年正式设计定型,共历时12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69年至1972年,历时4年,工厂利用该厂研制的63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底盘研制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第二阶段从1974年至1981年,历时8年,主要是利用63—1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底盘研制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在第一阶段研制过程中,工厂根据研制任务,于1969年用该厂研制的63式装甲输送车底盘,研制出1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样车。样车研制出来后,工厂根据军方安排,将样车直接交给某坦克师炮兵团进行试用和试验。样车在部队进行了长距离行驶(行驶里程达1000千米)和实弹精度射击(发射炮弹386发)等战技指标的考核,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试验效果。

  1970年4月20日,有关部门在某坦克师炮兵团召开了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设计定型审查会,部队官兵和与会专家对该炮的研制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该型自行火炮达到了战技指标要求,能够较好地满足部队的使用需要。同年6月25日,该型自行榴弹炮被批准设计定型,并正式命名为70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1970年下半年,我国首批自行榴弹炮交付部队试用。某坦克师炮兵团接装后,于1971年赴内蒙古参加综合演练。演练中,部队发现自行榴弹炮经过一段距离的行驶后行走系统问题较多,难以满足部队训练和战备要求。为对部队建设和战备工作负责,主管单位及时下令将这批自行榴弹炮“召回”,要求“由使用单位、生产单位、科研部门组成三结合会战组……,修改设计,逐项攻关,重新试制,试验后重新定型”。此后,三结合会战组认真分析了该炮在部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原炮的设计进行了局部修改。改进后,工厂对自行火炮进行了3000千米行驶试验,但问题仍未彻底解决。至此,由于经费等问题,自行火炮的研制工作暂时中断。

  1973年,工厂针对援外的63式装甲输送车在国外作战使用中行走系统出现的诸多问题,决定对该车进行改进,研制63—1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该车的主要改进项目包括将4对单轮缘负重轮改进为5对双轮缘负重轮,车体适当加长。在工厂研制63-l式装甲输送车的同时,工厂也重新启动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研制工程。1974年第三季度,工厂完成设计工作;1975年5月,工厂试制出63-1式装甲输送车和采用该型装甲车底盘的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初样车各l辆,并进行了2200千米摸底试验。1979年底,工厂用63一l式装甲输送车底盘生产出3辆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正样车,并在北京进行了500千米摸底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尔后,工厂将正样车交给装甲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进行定型试验。1980年,装甲兵科研人员和某兵器试验中心联手对该炮进行了严格的性能试验,工厂派人参加。样车经受住了寒区、湿热区、常温区约5000-6000千米行驶试验考验,符合战技指标的要求。同年7月28日,该炮顺利通过了设计定型审查;1981年9月29日,装甲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该自行榴弹炮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70年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简称70—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以下简称70一l炮)。1984年70—1炮被

  批准定型生产,尔后,该炮装备我军装甲兵部队的队属炮兵部队,实现了我军装甲兵部队火力支援装备由牵引式迈向装甲化、自行化的历史性跨越,大大提高了装甲兵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由于该型自行榴弹炮是我国最早装备部队的国产自行火炮,因此,也堪称中华第一自行火炮。


  (二)现成的装甲输送车底盘加上个现成的榴弹炮

  从外形上看,70—1炮的特征非常明显——现成的装甲输送车底盘后部安装了1门敞开式(无炮塔)结构的122毫米榴弹炮。这种外形设计,不仅在国产装甲装备中是独树一帜,而且在国外研制的自行榴弹炮中也难觅其踪迹,相信广大读者肯定不会犯“指鹿为马”的错误,将它与坦克混为一谈。

  该炮的总体结构保持了原63一l装的特色,该车的装甲车体、动力室、传动室、驾驶室和副驾驶室以及车(班)长位置,与63—1装别无二致。该车变型后的主要特点,就是将原63—1装车体后部的载员室改为安装榴弹炮和存放弹药的战斗室。为安装火炮,战斗室顶甲板被拉开了一个大“豁口”,设计成敞开式结构;为加强对露身射击乘员的防护,在战斗室两侧和后部的垂直装甲板上,加装了1个高100毫米的半围式装甲围板。

  由于该车采用了敞开式的战斗室结构,为在行军时给乘员遮风、挡雨、防尘,科研人员特意在该炮的战斗室顶部设计了一个可折叠的桁架篷布结构的活动斗篷,行军时将桁架拉向前方,与火炮的防盾扣紧,两侧用布带在车体的固定环上系紧,形成防雨、防尘篷顶,篷布两侧留有观察窗;进入阵地后,松开斗篷的所有固定,将桁架倒向车后,篷布自然折叠在一起,以便于乘员进行火炮的射击操作和观察。

  该炮乘员为5名,包括驾驶员、车(班)长和位于战斗室的3名炮手。各乘员的分布是这样的:车(班)长位于驾驶员后边,负责指挥全班的训练和战斗,车辆行进中用电台与炮兵连保持通信联络,到达阵地后则改用有线电话接收炮兵营、连的射击口令;副班长兼瞄准手位于火炮左侧,负责瞄准和发射,操作方向机和通过辅助手轮操作高低机;一炮手在火炮右侧,负责开、闭炮闩,操作射角装定器和高低机,射击时报告火炮的后坐长度;二炮手,行军时坐在后门座椅上,战斗时负责将弹丸和药简送入炮膛,发射首发炮弹和处理发射后的药筒;驾驶员兼三炮手负责驾驶、维护和管理车辆,进入阵地后负责装定引信、传递弹丸和药筒。炮车内设置了7个座椅,除供5名乘员乘坐外,还有2个座位,1个设在原63—1装的副驾驶室,另1个设在车(班)长后面,供参谋或通信班人员搭乘时使用。

  该型自行榴弹炮的主要武器系统,是1门国产的54—2式122毫米榴弹炮。该炮最显著的特点是火炮身管较短,驻退机、复进机并列安装在身管的上下方。火炮采用了直接固定在车体上的安装方式,即用一个粗大的钢梁作为火炮的炮座(炮梁由特种钢板组合焊接而成,两端与车体侧斜甲板、水平甲板及垂直甲板焊成一体,使炮座与装甲车浑然一体,用装甲车的钢铁之躯来支撑火炮并承受火炮的巨大后坐力),火炮通过一个活动球形座装在炮梁上,这样既能牢固的支撑火炮,又可以保障火炮在一定的方向角度内进行火力机动(该炮的方向射界达左右22.5度,与原地面炮的方向射角基本相同)。火炮的中心位置位于车辆纵轴线上,保持了车辆的平衡性;摇架、炮身、炮尾、炮闩、驻退机和复进机等均与54—2式122毫米榴弹炮相同,只做了些小的改进,如主瞄准具处加装了夜间照明灯,以便于炮手实施夜间瞄准(原炮无此装置);两侧防盾上留出了直瞄镜孔和轻机枪射击孔等。另外,当炮车停在较小坡度(2.5度以下)的坡面上时,为使火炮保持水平,炮手可通过2个球头螺栓调整位于炮梁中央的球型活动炮座,将火炮调到水平状态(遇2.5度以上的坡面时,则需要调整炮车位置)。

  该炮共携带分装式杀伤爆破榴弹40发。笔者在介绍自行迫击炮时曾提到,炮兵通常采用分装式弹药(弹丸与药简分别装填),药简内的药包很容易因受潮而失效,因此,炮兵弹药对防潮、防尘等要求很高。为此,该炮与自行迫击炮一样,也给随车携行的弹药设计了一个舒适和安全的“家”——战斗室底部甲板上安装了2个弹丸箱和2个药筒箱,共存放弹丸和药筒各28发,其余12发放在车内其他地方。弹药箱内部和顶盖外部均装有橡胶减振装置,既防潮,防尘又防震,弹药箱还可以一物两用,既是弹药容器又可作为炮手操炮的平台。

  70一1炮的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班用轻机枪。机枪和弹药分别固定在炮梁前部、发动机右侧的垂直甲板和水平甲板上,战斗中主要用于自卫。

  该炮的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和电气设备等装置,除传动装置的变速箱五档传动比加大、最大速度有所降低、战斗室顶部装甲板有所改变外,其他均同63一l式装甲输送车。

  (三)要做就要做最好一“步步高”

  70一l炮定型和装备部队后,针对该炮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工厂又对该炮进行了以提高水上机动能力、更新电台等多项改进,发展出两种改进型自行榴弹炮。其中,在70一l炮基础上加装浮渡装置的改进型自行榴弹炮,称为70—2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将原车所装A一220电台更换为CWT一167B型坦克电台和CYY—168型车内通话器的改进型自行榴弹炮,仍称为70—1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

  首先说一说70—2炮的改进情况。由于70—l炮战斗全重较之原63一l装明显增大(达15.4吨,较原车增重近2吨),浮力储备下降到7%,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浮渡能力,难以在水上安全行驶。针对这一问题,该炮研制之初科研人员曾试图通过在战斗室加装装甲防护围板来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用来提高战斗室的防护能力,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这个围板(类似干加了1个浮简)来提高该车的水上浮力储备,但是,由于车体前部发动机进排气口的高度不变,这个“浮筒”事实上无法起到增浮的作用。在该炮正式改进时,工厂经过调研、设计和反复试验,研制出了浮渡装置,成功地解决了该炮水上不能浮渡的问题。1984年,带浮渡装置的122毫米自行榴弹炮通过设计定型,命名为70—2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浮渡装置则被命名为70—2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浮渡装置。

  浮渡装置全重为235千克,由3个特制的橡胶气囊和14个专用支架组成——2个长圆柱形气囊装在车体两侧,中间分成若干隔段并独立充气,1个圆柱形气囊装在后门上。气囊平时不用时,将气囊内的空气放净并擦干,折叠起来放进车内的专用布袋内;浮渡时乘员将气囊挂在支架上,并用车内的高压空气瓶对其进行快速充气,炮车就可以下水浮渡了。用挂装充气式浮囊的方法来提高装甲车辆的浮渡能力,既实用又简便,且这种设计思路在国内尚属首创。

  再说一说70—1式的改进情况。70—1炮上安装的电台是国产第一代坦克电台,即A-220电台,性能落后,1985年以后国内已不再生产。为此,根据军方要求,将70一1炮的老电台拆除,换装上频率范围宽、电台波道多、通信距离远的新型国产第二代坦克电台——CWT一167B型坦克电台和CYY一168型车内通话器,实现了与同期装备的坦克、装甲输送车电台同步更新、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了该炮的通信能力。

  (四)简约而不简单

  尽管70-1炮是现有装甲车加现有地面榴弹炮的结合体,其技术含量当然不能与美国的M109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苏联的2S1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相比,但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实70一l炮是简约而不简单。

  一是该型自行榴弹的研制是我国发展特色装备的一次成功探索。该炮的研制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我军装甲兵部队装备的牵引式榴弹炮,是我军主流的压制火炮,射击精度高、压制能力强,其主要不足是机动能力较差:公路机动速度(每小时五六十千米)尚可跟上坦克,但越野机动速度只有每小时10千米左右,在水网稻田地区就更难机动;牵引车挂上火炮后车炮全长达十几米,在弯多路急的地区机动十分不便,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装甲机械化部队机动作战能力的提高。为缓解装甲兵部队迫切需要自行火炮的燃眉之急,军方高层把该炮研制的着力点,放在解决装甲兵部队的压制火炮越野能力差和射击时炮位暴露这两大关键问题上。事实上,用现役装甲车装上地面压制火炮组合成自行火炮,技术成熟、研制周期短(仅1年多时间部队就开始试用样炮了)、研制费用少,见效快,而要重新研制专用的自行榴弹炮,不仅周期长、投入大,而且研制的风险也相当大。不求最好,但求够用,成为该炮研制的一个突出的亮点。它的研发既没有照搬苏联的模式,也没有照搬美军的研制思路,而是结合我国国情、军情,以较小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队属炮兵与坦克同步机动的问题,目标定得实实在在,是我国发展特色装备的一次十分有益的探索。当然,由于63装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该炮经过一轮“召回”的波折,这又另当别论。

  二是在现有装甲输送车底盘基础上发展自行榴弹炮,底盘通用性好,便于装甲兵部队实施装备保障。该炮研制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装甲底盘与部队现装备的装甲输送车相同,便于部队实施装备保障。装甲装备保障其实十分复杂,不仅要有懂技术、会修理的保障人员,而且还得具备修理设备、器材、工间等保障条件。70—1炮用的就是63一l装底盘,器材、设备大部分也通用,部队的保障人员基本不用培训就能胜任对该炮的维修保障工作。这样的装备当然深受部队欢迎。

  三是“中华第一自行火炮”的战技性能上了一个台阶。虽说该炮比不上美、苏专门发展的自行榴弹炮,但它与普通的牵引式榴弹炮相比,战技性能还是提高了一大步。首先是该炮实现了走打一体化,能够紧随坦克机动和实施及时的火力支援。该炮是车、炮、弹一体化的高效能装甲化炮兵武器系统,机动能力强、防护性好,说打就打、说走就走,到了就打、打了就走,特别是能在复杂地形上紧随坦克快速机动,行军战斗转换时间很短,能够实时支援坦克战斗。而牵引式榴弹炮射击时,需要完成摘炮挂炮、推炮拉炮,开大架收火炮,炮班人员上车下车,从炮车上把弹药卸下,堆码炮弹等一系列战术动作,最要命的是在复杂地形上老是“掉队”,当坦克最需要火力支援时它还在后面像蜗牛一样的慢慢爬行。其次是炮班人员大大减少。牵引式榴弹炮至少需要七八个炮手,而70一l炮的车、炮、弹都集成在一个装甲作战平台内,火炮的操作大大简化,因此,乘员减少到5人,省了好几个“吃皇粮”的指标。第三是炮车既是射击平台,也是良好的装甲防护“掩体”。63一l装原本就可以有效防护炮弹破片和枪弹,变型为炮车后,战斗室虽为敞开式,但在其上方加装了装甲围板,为炮手提供了良好的装甲防护,使火炮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第四是该炮采用了结构简洁的炮梁固定方式,火炮上车后的结构与原炮基本相同,射击操作也没有多少变化,用惯了牵引式榴弹炮的炮手很容易掌握。而炮塔式的自行火炮结构就复杂多了,不经专门训练难以掌握。

  总之,70一1型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紧贴部队急需,立足国内成熟技术,战技指标确定合理,研制周期较短,操作简便,便于保障,不失为一款特色鲜明、价廉物美、简洁实用的自行火炮。 孔凡清 蒋言

壮丽军史画卷
尽览国威军威

 集我军历史阅兵之大成
 
详情点击此处 
1
━━━━━━━━━━━━━━━━━━━━━━━━━━━━━━━━━━━━━━━━━━━━━━━━━━━━━━━
Copyright©laobing.com, Yingp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10)88681559 13501284735
版权所有 英菩兄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13795号